【导读】最近朋友圈被一条《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的新闻刷屏了。夏季是安全事故多发期。夏天,很多家长为了消暑,经常带着孩子去游泳池玩,但总有溺水事故发生。然而,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干溺水吗?为了防止悲剧的发生,我们必须知己知彼。妈妈网百科给你科普一下干溺水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干溺水?
干溺死是什么鬼?很多家长是最近才被这个名词刷到的,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其实溺水可以分为干溺水和湿溺水,干溺水只是其中一种。不了解干溺水细节的家长往下看!
之所以称之为干溺水,是因为“干溺水”是相对于“湿溺水”而言的,即人在溺水时,肺部没有水或有少量水,水量不足以影响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导致声门关闭,无法正常呼吸进而缺氧,从而造成溺水。干溺水是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不仅可能是游泳引起的,也可能是医生在用药和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过敏体质的人,5岁以下的孩子,身体不好的人,容易干溺水。
干性溺水的症状
宝宝肺部发育不全,更容易干溺水。妈妈带宝宝出去游泳游泳时,要注意宝宝的姿势和动作,看是否符合干性溺水的症状。为了孩子的生命,你一定要知道以下几种干性溺水的症状!
干型溺水时,首先会出现口干、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嗜睡、倦怠等症状,然后出现昏迷、窒息甚至溺水。严重者可因喉痉挛、声门关闭、脑缺氧、窒息后反射性恶性心律失常引起脑水肿,最后心脏骤停。
如何对干性溺水进行急救?
夏天,很多家长为了消暑,会带孩子去游泳,这个时候溺水的情况会频繁发生。但是你知道干溺水是可以扼杀在摇篮里的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干溺水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以下急救指南,几分钟快速搞定!
1.清除体内的杂质。
发现干性溺水时,要及时清除体内的杂物,避免因气道堵塞而窒息。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施救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部的水倒出,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延误心脏复苏的时间。
2.心脏复苏术
尽快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当人工呼吸时,多吹气。首先人工呼吸,打开气道,然后做胸外按压。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中线。一掌紧贴胸压部位,另一掌放在手背上。按压的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的合适比例为11。按压深度5 ~ 13岁为3cm,婴幼儿为2cm。
3.及时救援
如果在前两次急救措施中发现情况严重,要立即送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干溺水?
肺部不发达的婴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干溺水,需要家长的保护和预防,避免干溺水造成的严重后果。夏季溺水高发。学几招让孩子玩的放心。以下注意事项是妈妈们要注意的!
1.游泳前先热身。
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热身准备,以免下水后因脚抽筋而溺水。
2.避免儿童玩耍。
调皮的孩子喜欢潜水,在水里打闹,甚至“偷袭”同伴,都有可能造成溺水。
3.游完泳不要掉以轻心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干燥性溺水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倦、乏力、嗜睡、过敏、抽搐等。一旦发现,要及时送医。
干性溺水和延迟性溺水的区别
随后《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将“干溺水”这个名词带入了大众的视野。这时候专家出来辟谣了。发生在男生身上的是“延迟溺水”而不是“干溺水”。那么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呢?看下面的解释。
延迟性溺水又称“二次溺水”,是指游泳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行为举止突然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脑内缺氧,引起窒息。干型溺水是指你在水里的时候出现的溺水症状。
关注【Mama.com】微信,获取更多关于母婴的精彩资讯和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找到【Mama.com】或【妈妈_ cn】。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