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免疫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差,需要照顾。婴儿总是有一些问题,比如大便干燥。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大便干燥的情况,宝宝大便干燥是怎么回事,宝宝大便干燥的原因,如何判断宝宝大便干燥,宝宝大便干燥的食疗方法等等。
婴儿大便干燥
刚来新大陆的宝宝,饮食和奶水都有一些问题,使得很多宝宝大便干结。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宝宝大便干燥的知识,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你了解这个问题。
当宝宝大便干燥时,妈妈要给宝宝喂温水。另外,我必须找出原因。
婴儿便秘是上火。宝宝粪便干是母乳不足,或者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宝宝无法消化吸收。
宝宝出生时,尿布上会有黑绿色的粘稠物质,不臭。
因为新生儿的胎粪是由羊水、粘液、皮屑等在子宫内吸收的东西组成的,没有味道,所以你可能连要给宝宝换尿布都不知道。
出生后2 ~ 4天,宝宝的粪便会呈浅色,有点绿,不粘,称为“过渡便”。这种大便说明宝宝开始消化最早的母乳或配方奶,肠道功能正常。
宝宝大便干燥是怎么回事?
相信很多年轻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宝宝大便干燥的情况。宝宝大便干结是怎么回事?妈妈需要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原因:母乳不足
如果没有足够的母乳,婴儿将永远处于半饥饿状态。婴儿可能每两三天鞠一次躬。除了少量便便外,母乳的表达也不足,比如喂奶20分钟以上,吃完没有满足感,体重增加慢,睡眠不足等等。
原因: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妈妈的饮食直接影响母乳的质量。如果妈妈喝了猪脚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宝宝吃了以后会呈碱性,又硬又干,不容易排出。
原因:奶粉不容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钙盐含量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硬块,不易消化。
原因三:宝宝肠胃不适应。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制成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有些宝宝的胃不能适应某类奶粉,所以喝了某些品牌的奶粉后,大便干涩,排不出来。这一般和宝宝的肚子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宝宝不适应国外品牌的奶粉,但是喝国产奶粉是没有问题的。
对策:尽量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另外,添加双歧杆菌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
婴儿大便干燥的原因
当宝宝大便干燥时,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否则宝宝大便会很不舒服。如果便便不舒服,宝宝就会一直哭。宝宝大便干燥是什么原因?婴儿大便干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宝宝吃的少。
有些婴儿食物太少。食物经过消化道和胃肠道吸收后,食物上的残留会减少,结肠内的压力也不会太大,所以没有什么意图。
原因二:婴儿偏食。
有些宝宝吃肉太多,食物太多,水果太少,所以食物含的蛋白质多,纤维素少。蛋白质成分多,大便呈碱性,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过少,结肠含量过少,肠道刺激性不足,不易产生。有的宝宝喜欢吃干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便秘。
原因三: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果养成了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那么就要尽早排便,这样排泄物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短,排泄物不会太干,容易排出。有的宝宝会大便干结,大便时会引起肛裂和疼痛。宝宝怕疼,不敢排便。间隔时间越长,便秘越严重。
如何判断宝宝大便
许多年轻的母亲在照顾婴儿时没有经验。如何判断宝宝的大便是干的,什么样的大便是干的,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大问题。
1)宝宝粪便量比平时少,特别是超过三天没有粪便,排便时排出困难;
2)大便变成硬球或硬块,颜色较深,不易拉出。这种情况下,无论排便多少次,都有可能是便秘。
3)带血;
4)排便未完成时哭闹,可能是排便疼痛所致;
5)尿频,食欲差。
婴儿大便干燥的饮食疗法
因为婴儿很小,不能用药,也不能打针。最好的方法是食疗。关于宝宝大便干燥有哪些食疗方法?使用食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婴儿大便干燥的问题。
1.南瓜汁
材料:南瓜根50-100克。
做法:取南瓜根,洗净,切碎,放入水中煮沸。
用法:每日1杯果汁,每次1剂,连用数日,停止排便。
2.银耳橙汁
材料:银耳10-15克,鲜橙汁20毫升。
做法:将银耳洗净浸泡,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倒入鲜橙汁,搅拌均匀。
用法:喝渣服一次。连续几天每天服用一片。
材料:100克熟无花果。
做法:去皮后清洗干净。
用法:直接服用,每日1-2次,治疗时间不限。
4.甘蔗番泻叶汁
材料:鲜甘蔗汁150毫升,番泻叶1克。
方法:将甘蔗汁和番泻叶倒入碗中,放入锅中煮。用干净的棉布清理残渣。
用法:服用1-2剂。一日一剂,连用数日,1-3岁儿童可适当减量。
5.豆浆汤
材料:牛奶100毫升,浓汤150毫升,蜂蜜20毫升。
方法: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加入米汤和蜂蜜搅拌均匀。
用法:喝汤一次。每天连续服用1-2剂。
注意:不建议1岁以下婴儿服用此配方奶粉,以免蜂蜜中毒。
6.菠菜大麦米粥
材料:菠菜100克,糯米50-100克。
做法:菠菜加热,切成备用;加入适量糯米煮成粥,加入加工过的菠菜再次煮沸,加入油和盐调味。
用法:喝一两次。每天一次,甚至5-7天。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