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乙肝即慢性乙型肝炎,目前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简称,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病程半年以上或发病日期不明确,有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者。乙肝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脏较大,硬度中等,轻度压痛。严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或持续性。根据乙肝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乙型肝炎的病因
乙肝的病因很多,但不可避免的是遗传。本来中国就有“肝炎之国”的美誉,所以一定要从小接种疫苗,加强身体对乙肝的抗体,大家一起研究一下它的病因,从根源上可以更好的预防。
1.家族传播
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亲子垂直传播,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乙肝E抗原阳性,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孩子,大部分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性特征突出。动物和人类研究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播。所以女性乙肝患者一定要先稳定乙肝病情,做好孕前检查,慎重考虑后再决定受孕,这也是对自己和下一代最好的做法。
2.婴幼儿的病毒感染
初次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密切相关,胎儿和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90% ~ 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约20%感染乙肝病毒的儿童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中,只有3% ~ 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在婴儿期,要做好预防措施,打乙肝疫苗,增强身体抵抗力。
3.缺乏防范意识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接种不理想,乙肝预防不彻底,导致后续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
急性期起病隐匿的非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更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非黄疸型肝炎容易误诊或漏诊,得不到及时治疗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和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感染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炎。在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
6.先前有其他肝病史的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原发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等。)、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变成慢性肝炎,而且预后差。
乙型肝炎的症状
乙肝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第一次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因病原体的类型、数量、毒力和免疫状态而异。具体症状如下:
1.一般性能
患者常感到虚弱,容易疲劳,并伴有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可能与此有关。
2.炎症时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厌食、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偏见
严重者肝功能受损,胆红素摄入、结合、分泌、排泄等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从尿中排出,尿液变黄,这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可引起眼睛和皮肤的黄色染色。由于胆汁酸排泄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升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在皮肤上,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4.肝脏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及右四分之一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诊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道疾病的可能,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和胆汁淤积,患者常出现肝脏肿大。晚期肝细胞大量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萎缩。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脉高压时,脾脏充血,可引起脾脏肿大。
6.肝外表现
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肤色较暗,称为肝病。手掌和小鱼际明显充血称为肝掌。皮肤上出现一簇放射状扩张的形似蜘蛛的毛细血管称为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乳腺增生、胀痛、乳房发育,偶尔可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能有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下降,雌激素失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加有关。
7.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炎症长期存在,反复发作,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但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伴有肝小叶结构破坏(肝再生结节),称为肝硬化。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完全分开。慢性肝病是一个从肝纤维化到肝硬化的持续发展过程。
因为乙肝很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因为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很多肝炎病例无法确诊。除上述情况外,常见的肝炎症状还包括:食欲不振、乏力、低烧、肌肉或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等。
乙型肝炎的治疗
所谓查明病因当然是对症下药,但要根据乙肝不同的临床类型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
慢性乙肝治疗:药物三分治,七分调理;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避免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除了黄疸或转氨酶明显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你要适度运动,动静结合。使用选择性药物作为补充。
2.药物治疗原则
(1)过多的药物不宜过度使用。很多药物是由肝脏解毒的,增加了肝脏的负担,对肝病是不利的。
(2)根据慢性乙肝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乙肝病毒复制明显的患者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用药物调节免疫功能;肝细胞受损要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肝脏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应使用激活微循环的药物。中药方剂可辨证服用,也可长期服用1 ~ 2种中成药。
(3)注意休息,营养休息和用药期间的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证休息和营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挥药物的作用。
预防乙型肝炎
乙肝也需要有预防的自我意识,从怀孕开始,从儿童期开始。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方法预防乙肝.
1、肝功能(血清转氨酶)正常3个月以上,可逐步从事I
2.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各种致病因素的感染,会使已经处于静止状态或趋于痊愈的疾病活跃起来,再次恶化。病人应该在饮食、个人卫生等方面加倍小心。他们要适当运动,根据天气和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
3.慢性乙肝患者应食用高蛋白的优质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和硒的补充,低脂、适量糖类饮食。忌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忌甜食;切忌盲目进补,以免损伤肝脏或增加肝脏负担。
4.慢性乙肝患者可以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甲胎蛋白、b超。
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
1、忌辛辣。辛辣食物容易引起消化道湿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应避免辛辣食物。
2.避免吸烟。烟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会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3.避免饮酒。90%的酒精在肝脏代谢。酒精会扰乱和破坏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所以直接损伤肝细胞,使其坏死。急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4.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和食物。这是因为罐装和瓶装的饮料和食品中经常添加防腐剂,这些防腐剂或多或少对肝脏有毒性。
5.避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三药有毒”,任何药物都对肝肾有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避免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都会影响健康。
7.避免吃太多蛋白质的饮食。对于重型肝炎患者,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增厚缩短,胆汁分泌障碍等。使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鸡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
8、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不能很好的调节体内铜的平衡,铜很容易在肝脏堆积。研究表明,肝病患者肝脏中铜的存储量是正常人的5-10倍,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中铜的含量是正常人的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中铜过多会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因此,肝病患者应少吃富含铜的食物,如海蜇、鱿鱼、虾、蜗牛等。
9.酸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酸性食物可以将药物导入肝脏。中药五味子呈酸性,可将药物导入肝脏,降低转氨酶。以前流行米醋治疗肝炎。此外,酸性食物也能增加食欲。
10.甜食可以给肝炎患者补充一定的热量,易于吸收,有利于肝炎的恢复。肝炎急性期食欲下降,甜食为好。
11.苦味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性寒,能清热解毒,肝胆湿热肝病患者吃苦味食物是有益的,啤酒除外。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