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断重复听相同的音乐,会很难受,对它的旋律感到厌烦,重复率

文章 3年前 (2021) admin
0

Q1:很好听的音乐一直在听,可是听着听着就开始厌烦了,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可能和你的心情有关,有时心情不好,平时很有兴致的事也会厌烦。另一方面,大概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吧,凡事讲究一个度,过了这个限度,再好的事物也会变味。以前我爸单位有个同事,觉得青鱼好,他老婆听了一个礼拜天天烧青鱼给他吃,结果吃到不想吃了,然后他觉得番茄炒蛋不错,他那个没灵气的老婆又是一个礼拜天天番茄炒蛋,又腻了,几圈下来,什么都不想吃了,其实只要换一下思路,将这几个菜穿插着吃,就不会有这个笑话了。听歌也是一样的道理。记得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刚出来时,大家都觉得还不错,于是乎大街小巷、家里、商店里、电视、收音机、厂里、公共场所都没完没了地放,甚至于卖糖炒栗子的、收废品的、小区保安摇铃的那些扩音器里都是这首歌,听得人烦了,后来谁唱谁就是老土,终于歇菜了。隔了十几年,现在偶尔听到,觉得这首歌的旋律还是挺好的。

Q2:经常听一首歌连续听n遍,从心理学角度怎么说

德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塞缪尔高斯林和剑桥大学的助理教授詹森兰兰证实,音乐品味和个性之间有联系,或者说一个人的音乐爱好反映了他内心的想法。在一组测试中,志愿者将他们喜欢的歌曲编辑成光盘。陌生人会通过这些匿名编辑的歌曲来判断自己的性格特征,结果可能是外向、冒险、聪明或忧郁。人们快速判断一个人性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外貌、衣着、电影品味或者政治观点,但音乐品味被证明更可靠。最近,兰德比较了托尼布莱尔和喜剧演员兼作家卢比瓦克斯在《荒岛上的菜肴》中的表演。《荒岛上的菜肴》是英国电台的一个节目。制作人邀请名人对“我应该带哪8张唱片去荒岛生活”这个问题发表看法。兰德兰说,布莱尔选择德彪西的古典音乐和披头士与自由乐队的摇滚音乐,反映了他对传统的反叛。Wax对Mosolski古典音乐、Doors乐队和音乐剧《西区故事》的选择体现了他强烈的个性。希望领养,谢谢!

Q3:在短时间里重复收听某段音乐后,大脑为何会不断响起它?

大脑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日常所有的思维来来源于大脑的中枢神经。不过,在很多时候大脑也会具有欺骗性,造成这样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脑会对已经熟悉的事物给出自己相应的答案,类似于我们平日所说的惯性。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多见。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一直重复收听某段音乐,那么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大脑里就会不断地响起这段音乐,哪怕事实上自己并不喜欢,之前只是被动收听而已。一、脑内不断响起的音乐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去超市购物,超市里正在重复循环的播放某一首歌,这首歌如果放在日常是你一定不会主动去听的,但此刻在超市里,你不得不听。购物结束后,你结帐离开,耳边终于不再有那音乐声。这时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会发现不自觉得我们的脑子里就会莫名地响起刚才在超市里听到的那首歌,而且这样的情形会持续上一段时间。可以说,这声音在你的脑内挥之不去。此刻,也许你会怀疑难道自己爱上那首歌了?当然不是。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人在短时间里重复听一段音乐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会同时加强对于这段旋律的记忆,导致在你停下来不听时你的大脑里还会重复播放这段旋律。这个时候的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大脑更是会对之前的信息进行一个整理,那么,那段令它印象深刻的旋律就会不停的在脑海里响起来了。三、解决的办法其实,这样的情形不光针对于音乐,还有其他各个方面。比如有人对你说了一句什么话,对你的触动特别大,或者鼓励了你,也或者是伤害了你,那么,这段话也许会经常莫名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甚至可能会对你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影响。你想要忘记这句话,但它却牢牢根植在你的脑海里。其实,想要解决这种情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大脑分配新的工作,让新的去覆盖掉旧的,那么,储存在大脑皮层的来源于音乐或者是其它的刺激也就会慢慢散去。

Q4:听一个旋律听久了,脑中为什么就会一直重复?

这是耳虫现象。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毕蔓和威廉姆斯的一项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一个旋律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永不消逝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耳虫”。耳虫不在耳朵里,而是来自大脑的一种神经活动,会引起“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抓挠(回忆)。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受试者播放了一首熟悉的歌曲。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听觉皮层会自动“填充”,即大脑会一直唱歌,即使表演结束后,歌声仍在受试者的大脑中徘徊。有趣的是,耳虫中还是有强者的,这是一种叫“消旋律”的曲调,一旦出现在脑海中,必然会盖过其他旋律。耳虫也可以通过哼唱传给别人,有时还会导致别人有耳虫。为什么会出现耳虫?1.非自愿记忆提取大多数耳虫是由人的声音和思想触发的。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非自愿记忆提取现象。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通常是根据相关性存储的。当我们提取信息A时,它会自动触发与之关联的信息B。比如下班后想玩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的音乐会在脑海中响起。当你看到叶童的赵雅芝,你的头开始唱“等待一千年”。2.残像外界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还停留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像。余像有两种:正片和负片。正面形象在本质上与原始感觉相同,而负面形象与原始感觉相反。比如看了一段时间灯关了,还是有一种灯亮着的感觉,是正面的形象。如果你一直盯着一盏白色的日光灯,然后把眼睛转向一面白色的墙,你会感觉到一盏黑色灯的图像,这是一个负面的图像。事实上,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会有感官残影。各种余像的持续时间与初次刺激的时间有关。刺激时间越长,余像持续时间越长,时间上的累积效应越大。即使长时间感受刺激后没有马上出现,也会在未来某个时刻突然冒出来吓你一跳。毕竟你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何摆脱耳虫?1.如果不影响你的注意力,你可以放手。一般来说,半小时后就会消失。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根据心理自制力的逆效应,你越是努力想把一些想法从脑子里赶出去,就越是忍不住去想。2.完整地听这首歌,或者边做边跟着旋律哼唱。3.思考,听和唱其他歌曲。4.用其他方法转移注意力,比如和别人聊天,想其他事情。

Q5:为什么某些旋律会一直在脑海里循环播放?

你是不是会这样?在超市排队等候的时候,正什么念头都没有地浏览着货架,霎时,一首歌的一部分片段在脑海中播放起来,一遍又一遍回响于耳边,直到不知不觉间,你已经结清账拎好袋子离开了收银台,恭喜你,你已经被「耳虫」钻入脑袋了。「耳虫」是指同一首歌的歌曲片段在脑内循环播放的现象,是译自德语的一个单词,它还有一个正经的学名,叫做「不自主音乐想象」。耳虫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们就像绕圈圈一样,在脑海中不断重复,重复播放长达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耳虫的发生极为普遍,研究统计,超过90%的人每个星期至少会有一次会受到耳虫的侵扰,而大概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都会有好几遍这样的经验。什么情况下会引发耳虫?似乎耳虫的发生毫无规律可循,但是具有探索精神的神经科学研究者们还是对耳虫现象做出了一些归纳和总结。结果显示,人们在这些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耳虫:1.在频繁以各种媒介接触到音乐的时间段。如果一段时间长期沉浸在音乐中,平时产生耳虫现象也是大概率事件。2.联想或者回忆。一些环境、事件可以触发人的联想或者回忆,那些碎片化的思绪可能勾起耳虫。3.情绪状态。当人处在某种情绪的时候,表达相关情绪的歌曲片段可能会钻入脑海中。耳虫这时候也许就会成为人情绪的放大器。4.低注意力的状态。当人们对手头的任务不太能集中注意力,比较心不在焉的时候,耳虫就很容易趁虚而入了。5.产生耳虫的情况与人的类型也有关系,研究显示,往往更为依赖音乐的人,或者脑部活动频繁、思维跳跃的人更容易产生耳虫。什么样的歌容易成为耳虫呢?一般具有以下的其中一个或几个特点:1.最近常听到的。很好理解,经常听到,所以对歌曲的记忆和感受更为鲜明。2.具有许多重复部分的歌曲。重复部分更多的歌曲也更受欢迎,根据心理学上的反复曝光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他们反复接触到的东西。3.个人更为喜好的歌曲。喜欢就会时时想起。4.没有听完的歌。继续拽名词~心理学上的蔡格尼克效应:即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如果听歌只听了一部分,那么这首歌残留在脑海中的可能性就更大。怎么赶走耳虫?在一些情况下,耳虫的存在让我们抓狂。“死开,你们这些该死的耳虫!都没法快乐地工作或学习了!”所以怎么赶走耳虫?这里提供一些从网络上搜集的赶走耳虫的方法,如不靠谱,拒不负责。1.找到原曲从头到尾放一遍,或者在脑海中想办法把这首歌唱到结尾。2.想、听或者唱其他的歌,最好是不喜欢的歌,不然很有可能结局是被新的耳虫替代了……3.转移注意力,与人交谈,找到感兴趣更令人专注的事情去做。4.绥靖政策:姑息纵容、退让屈服。放任它响下去吧,万事皆有终点,响着响着它总有停的时候。耳虫的存在一直以来是神经科学里的一个谜题。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东西会像音乐一样,如此广泛频繁地入侵人类的头脑。对耳虫与大脑的认知就交给科学家们继续探索吧,大部分时候我们不需要为耳虫忧虑太多,反而应该为自己是这样一个移动的便携私人电台而庆幸,下一次脑海里的耳虫响起,也不用拘束啦,不如随着脑中旋律哼出歌词,跟着节拍一起摇摆。

Q6:为什么脑子里总是不断重复一首或几首歌,自己却控制不住不去想呢

这种萦绕在脑海中的旋律现象,被科学家形象地描述为一只虫子爬进我的大脑,这就是所谓的“耳虫”现象。其实是一种听觉想象,即人的听觉皮层只有通过回忆和想象音乐才会变得活跃。但是,一旦音乐信息被不由自主地提取出来,一些有特点的音乐片段就会让大脑反复“播放”,无法自拔。“耳虫”现象非常普遍。研究表明,91%的人每周至少有一次“耳虫入脑”的经历,这些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都有这种现象,每次持续8秒到半小时。延伸信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会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徘徊。产生“耳虫”的旋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或几个节奏周期性出现。这种音乐特征有利于大脑的自动处理,大脑是无意识的,几乎不消耗认知功能,而且非常高效,所以歌曲很容易牢牢记住。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看到一些特别流行的歌词时,会自动组成它的旋律。另外,人的短时记忆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想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我们需要大量的重复。因为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耳边回响,这种高频接触变成了一种回顾,让人们对这段旋律的记忆越来越深刻,以至于流连于后脑勺,张口就来。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在线——趣味心理学:脑子里总有一首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