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急,女朋友说我根本没读懂,求高人帮助解读《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
女朋友说你根本没读懂求高人帮助解读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我个人觉得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女朋友想要你夺走你的是这种规则。
Q2:女友送了一本《厚黑说》一本《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前一本要我皮厚心黑,后一本说温柔自律,相信哪本?
女人心海底针!宁愿研究十万个为什么,也不愿去琢磨一个女人的心!女人做事看起来 是无心之举,很有可能是某种 暗示。竟然你女友给你一本厚黑学,一本告诉你要温柔自律!那么我们其实可以从厚黑学先切入进去,我猜极大的可能你太循规蹈矩了。两个人亲亲我我时没有新花样,女友希望你在爱爱时能够勇敢点,脸皮厚一点,心要黑一点,多搞点新花样。你总不能让一个女生来做一些奇怪尝试吧?第二个要你温柔自律是在平时生活时对她要温柔,在外面不要沾花惹草!不同的场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是要你相信哪本!而是要你运用自如,用知识来丰富你的生活!好好珍惜她!是个好女孩!
Q3: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书里说人类“到了必须自律的悬崖尽头”,是危言耸听吗?
说人类到了必须自律的悬崖尽头,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引起重视,要学会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才行
Q4: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厚重的文学名著,也是托尔斯泰传世的三大名著之一。在几部只在高中读过的经典名著中,有《复活》部,但都被完全遗忘了。后来看了他的《战争与和平》,我们可以通过罗兰的《名人传》对这个世界作家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有更深的了解。很难想象这本书在春节期间在家待了几天。在各种环境下(公交车、公交车、床边、麦当劳、走亲访友等)断断续续地阅读。)通过手机和书籍,回到无锡一个熟悉的房间后才看完。但此时此刻,又过了一周,我才颤抖着写下读书笔记。评价这么好的书真的很恐怖。我只能老老实实地记录下此刻留在脑海里的各种回忆、想法和感受,聊以慰藉。虽然片名是《安娜》,但并没有把她当成绝对的主角,而是两条主线,分别以安娜和莱文为核心。它通过对周围人物、情感和事件的描写,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19世纪俄国贵族阶级的生活状况。小说以婚恋生活为主要描写载体,聚焦安娜与丈夫阿列克谢、安娜与渥伦斯基、莱文与琪琪、斯捷潘与多莉的发展和结局,通过莱文思想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所欣赏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和家庭生活观。这些人物各自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情感状态错综复杂,交织成一张大网,覆盖了贵族阶层即将没落前的一切社会状况。安娜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即使从贵族阶级的角度来看,她在外貌、举止、谈吐、学识、涵养、道德等方面都是完美的。如果渥伦斯基没有因为心中的积压而挖掘出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她会受到所有精英的欢迎和赞赏。即使当她的道德和灵魂跌到最深处,作者仍然对她的外表和行为给予了最高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她并不是一个值得批判的人物,而是充满悲剧色彩,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愤慨,并将这种愤怒发泄到身边的人和社会。安娜不再年轻了。她是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在绘画和工程方面表现出一些天赋。她甚至能读很多书,写小说。她拥有女性所拥有的一切魅力,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迅速成为焦点,并轻松俘获男人的心,即使是新婚的莱文也不例外。她在道德上也无可指责。她对在车站自杀的工人和小姑付出了很多关心和爱,哥哥的孩子也充满了爱。即使是那些女士和妻子,出于女人应该有的嫉妒,也不能生她的气。然而,所有这些完美,只是因为渥伦斯基在火车上瞥见了她,就开始逐渐动摇,并随着压抑的情欲的释放而被彻底撕裂。她唯一的不幸,所有痛苦的来源,来自丈夫的冷漠和虚伪。表面上看,她的家庭也是大家羡慕的一对。老公阿列克谢在官场上权力很大,事业蒸蒸日上。他只是太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而忽略了家庭,尤其是安娜。双方保持了表面的和谐,但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安娜简直恨透了他,认为她是一台操作出色的漂亮机器。如果把情感因素排除在外,这确实是一台值得称赞的政治机器,它全心全意地按照贵族社会和官场的所有要求运行。即使是为了家庭生活,为了妻子,所有的物质需求,也有了全部的支撑。然而,它终究是一台机器,日夜折磨着安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灵魂。
一个女人,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感情上不滋润就会枯萎,或者像一朵玫瑰,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枯萎;或者是罂粟花,野蛮生长,拼命吸收一切露水和阳光,继续绽放着倾倒无穷的魅力,但却充满了毒性。渥伦斯基怎么了?他在追求他的爱情。他只是被安娜的美貌迷住了,放弃了他所拥有的一切。他在圈子里受到高度赞扬。他英俊潇洒,有同龄人无法比拟的才能。他是一名前途光明的年轻军官。从朋友到上级,他都希望帮助自己获得更高的职位。他有很多财富,慷慨大方,愿意帮助所有的朋友,为穷人建医院。他甚至有很高的绘画天赋和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内心骄傲,像一匹贤惠优雅的烈马,但他几乎能赢得每个人的青睐。就像因为罂粟花的美丽而误食鸦片一样,你疯了,无法自拔。他为了安娜,放弃了贵族社会给他的一切。他愿意承受贵族社会的蔑视,他愿意离开可以轻易获得的光明仕途,他甚至可以与母亲和家人断绝关系。他可以远离一切,和安娜一起留在国外和乡下,尝试自己无法热爱的绘画和庄园生活。在巨大的悲痛下,他甚至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他两次试图自杀。这些,难道不应该引起深切的同情和思考吗?相反,这场悲剧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他身上?安娜的丈夫阿列克谢应该被无情地指责吗?他对安娜和儿子真的很冷漠,在发现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关系后,他对安娜越来越残忍无情,甚至拒绝离婚,这让自己、安娜、渥伦斯基和儿子谢辽扎都无法逃脱,被家庭这个巨大的道德载体压迫和禁锢。不管安娜有多迷人多漂亮,他只是一心扑在事业上,无法对安娜产生爱甚至基本的情感关怀。他也感受到了所有的痛苦,这种巨大的悲痛甚至在宗教层面提升了他的道德,遏制了导致他事业失败和家庭破裂的背叛。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爱上了妻子私下和别人生下的孩子。除了安娜,没有人能批评他,甚至引起极大的同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整个人生都被毁了。安娜和渥伦斯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不仅承受着整个社会和一切人际关系的鄙夷,也承受着来自灵魂和道德的沉重压力。前者是次要的,真正让安娜纠结的是,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这种强烈的情绪所影响。需要所腐蚀。她徘徊、她抗争,在生下与弗龙斯基的女儿后,也曾下定决心断绝与他的关系,因为她至少还深爱着儿子谢廖扎,这是她直到生命结束前的唯一牵挂。但她却在与自杀未遂的弗龙斯基见面后,彻底堕入无尽的深渊,沦为情欲的奴隶。她将生命最后的一切,倾注到弗龙斯基对她情感关怀上。这正如疯狂生长的罂栗花,对阳光与养料的需求无限膨胀、扩大,容不得一点点的缺失,否则便会立刻枯萎。她与弗龙斯基爱情的结晶,也都成了她厌恶的东西。所以即使是在远离一切纷扰的意大利,在绘画与艺术之都的熏染下,她也无法获得任何安慰。她也只能安宁那么片刻,便又忧郁起来。这种忧郁与情欲的贪婪,已逐渐成为弗龙斯基的负担,压迫他无法喘息。他们彼此成为对方唯一的灵魂安慰,却依然无法珍惜已逐渐枯萎的爱情源泉,更加放肆地相互汲取着。 他们已经意识到无法这样生活下去,理想中的爱情场景,维持仅仅不到一年,便重新返回原有贵族的社会归宿。在彼得堡、在莫斯科、在乡下,他甚至开始新建庄园,并祈求通过安娜与阿列克谢的离婚来用婚姻的方式,来试图寻找最后的出路。然而,此时的安娜已偏执到双方之间无法融进任何细微的尘埃,怎么可能会帮助他繁衍子嗣。他们进行这最后的挣扎,却更加快速的陷入这已成为沼泽的荒芜。弗龙斯基不堪重负地想要逃离,却被安娜束缚得更加紧密,因为安娜离开他无法存活片刻。最后的时刻,安娜甚至报复性的对弗龙斯基的朋友、基季的丈夫莱温都产生了勾引的欲念。这是多么可怕的堕落,让我想起了包法利夫人为追求爱情而最终堕入情欲的深渊! 最终,在第一次,也是无可挽回的争吵中,弗龙斯基希望得到片刻的自由,而安娜却选择了自杀。这便是悲剧最后的落幕,弗龙斯基失去了灵魂,去往了前线。 幸好,还有莱温,这个带有作者本人半自传性质的形象,让这部作品变得温暖、饱满起来。如果说安娜的形象,让这部作品深刻、浑厚,那么莱温就使它进一步升华、伟大。安娜堕落、悲剧,所带来的阴郁,被莱温的思想蜕变、幸福婚姻一点一点的平复、充实。 也许莱温过于平凡,他的生活与命运也没有读者期待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都显得是如此平庸,他没有哥哥尼古拉的愤世嫉俗、忧郁深刻,也没有哥哥谢尔盖的才华横溢、智慧淡泊。他甚至有些木讷,对自己置身于的贵族阶级的游戏规则显得有些愚笨。地主贵族热衷的地方政治、委员会、竞选,他也因鄙视而逃脱,这使得他彻底远离了唯一的成就事业的机会。他没有斯捷潘的圆滑悠哉,也没有弗龙斯基的俊朗风度,他从头至尾都对宗教产生怀疑,因此也无法产生如卡列宁般的宗教道德升华。他甚至不像一个贵族,而是只是一个地主,与农民们打成一片的憨厚地主。他是关心农民与自己庄园的,他喜欢与农夫们一起割草、劳作,也希望通过积极的生产关系变革而更加的让利于民,增富于己,然而他最擅长、热衷的事情也失败了。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书籍,曾出国考察、曾亲身实践、曾向诸多人物请教讨论,也几乎成为他被基季拒绝后的唯一精神寄托,然后却因为结婚后的家庭忙碌而搁置。 他并不年轻,也无贵族的气质。年近三十的他在去拜访斯捷潘时,甚至被看门人堵在门外半天。他热爱基季,长久交往给她带来的美好印象,却立刻被弗龙斯基的风度才华所消灭殆尽。基季因迷恋弗龙斯基的勾引而拒绝了莱温的热情,这对莱温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他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更加埋头于农庄事物,通过身体的强烈劳作去赶走这一精神上的困扰。他害羞、腼腆,单纯得可爱,对于感情、婚姻、家庭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只因为强烈的爱情而驱使他再次向基季表白。他在得到肯定答复甚至婚后的长久时间,依然怀疑这种幸福的真实,甚至对结婚的准备工作、基季的怀孕、孩子的生产,他都毫无准备,并且显得焦急、无措。如果不是基季的打理与安慰,他的婚姻生活必将是一团混乱! 最后的他,也未能使自己的庄园成功改革,而甚至连自己的书籍也未能完成。唯一让人满意的,便是他与基季最终成婚,但这种幸福的顶点立刻被随之而来的家庭生活烦恼所取代。而小说在此结束,从故事情节上,似乎过于匆忙。因为安娜和弗龙斯基的故事都有了归宿,而他呢,却依旧在彷徨、在思考,而他得出的结论也没有给读者带来明确的哲学般的慰藉。 然而,或许正是莱温的平凡,才能凸显出作品的伟大。这种平凡,在作者的创作下,显得如此真实、厚重。它能够让最普通的读者,深入莱温的内心世界,体会莱温最细微的情感触动,跟随莱温思考的每一次变化、进步。 他不必拥有伟大的事业,却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本职工作的完善;他不为上流社会的身份、名声而羡慕,却能够与身边仆人、农民保持纯真、愉快的友谊;他未佩戴虚伪的面具,却几乎赢得了所有贵族朋友们的喜爱;他没有许多财富,却能与妻子、朋友过得幸福;他生性愚钝,却不断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甚至缺少高尚的气质,但却朴实得可爱,从不让人怀疑;他讨厌俱乐部里的休闲、潇洒,却享受劳作带来的热情、洒脱;他在追求爱情方面也显得胆小、腼腆,却赢得了基季最热烈的爱情。 斯捷潘赢得整个上流社会的欢迎,却只拥有莱温这个唯一的真心朋友;多莉婚姻的不幸、五个孩子的生活困扰,却能够在莱温家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哥哥尼古拉对整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愤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只能在莱温这儿获得世间的些许温暖;哥哥谢尔盖孤独、深沉、博学,地位崇高,放心将所有的财产交给莱温打理而不过问,每次都对弟弟的愚蠢提问做着最耐心的解答,并在他家中时时获得宽慰;安娜也在生命的最后,以赢得莱温的好感而获得了唯一的乐趣;弗龙斯基几乎拥有贵族特点的一切优势,却在老公爵眼中当即输给莱温。他的老管家对待他更像朋友而不是仆人,他的农民们甚至喜爱与他一起劳作,丝毫无阶级芥蒂。大家似乎都觉得莱温身上有着许多缺点,但无法对他生气、厌恨,却都全部真心诚意喜欢起他来。 财富、地位、才华、美貌、高雅、修养、青春、谈吐、礼节,这些所谓的优势,似乎在莱温身上都无法找寻。而那个贵族时代以及当今社会所推崇的种种优点,却给书中其他的贵族人物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作者笔下的贵族们,从表面上看,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羡慕,但他们的不幸福却也是如此真实,让人几乎无法怀疑,并最终深刻认知这一阶级的广大不幸,这恐怕也是作者希望借莱温这一形象所作的最终表达。 莱温,真诚而不虚伪,勤劳而不贪图享乐,道德感强烈而不盲从宗教信仰,追求平等而不对贵族圈子有任何企及,认真务实而不妄想自负,待人热情而没有利益要求,求知欲强烈而不盲从权威,热爱自然随意而厌恶都市生活,自尊自爱而不妄自菲薄,遵从内心的情感意志而不跟随大众文化,渴望心灵平静而排斥生活表面的浮华,信念坚定而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对生活满意而不去渴望过多的财富。 他的所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优点,汇集一身,便显出他的精彩与伟大。这些看似无用而遭当代精英、贵族所不屑的优点,却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感知生命全部的意义。而那些成功、高雅、精英、权贵人士所谓的种种优点,便是资本文化给这个社会、给他们自身,带来的无尽烦恼与危害。过去的贵族阶级如此,当今的资本社会依旧因为盲目追求金钱、物质、享乐、地位、权力、短视,而致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幸福感严重降低、环境恶化、人际情谊淡漠、铺张浪费。 凡此种种,困扰着作者,他要把生命解释清楚。 莱温从哥哥尼古拉的死,第一次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与一种冥冥之中的归属感。他的短暂生命,相对于整个历史、自然、宇宙,如水泡一般,短暂地存在后便会破裂,什么都不会留下,无任何意义。一种巨大的虚无感侵蚀着莱温,而结束这种虚无空虚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死亡。这让他无法解脱,竟数次想要自杀。然而他终究没有,他继续活着。 唯物主义的自然学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的答案,而与之相对立的哲学解说,似乎也只在学术的相互批判中卓有成效,依然无法为他解释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最终他向自己早已放弃的宗教寻求帮助,这被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明是虚无的东西,却在此刻比任何的哲学思想,都能够凸显其意义来。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有人活着,是为了服从真理,按上帝的旨意去做,是为了灵魂得救。” “活着不是为了满足欲望!人不应当为自己的欲望活着,既不应当为我们所理解、我们所迷恋、我们所向往的东西活着,而是应该为一种不可理解的东西,为谁也理解不了、谁也无法确定的上帝活着。” “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不知道应当为了上帝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活着,那我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如果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无论他怎么冥思苦想,也依然想象不出他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兽类。” “让我们放任自己的欲望和思想,忘掉上帝和造物主,那又会怎样?或者不明白什么是善,不讲清道德上的恶事什么,那又会怎样?” 宗教中,每一条教义都可能为真理效劳,但不为满足个人的欲望效力。 上帝,即为“爱”!信仰,即为“善”! 此种信仰,让心灵平静,而它所带来的幸福,能够充实人的一生。 对上帝、对善的信仰是人类的唯一使命。 人类的苦难中,唯有爱和信仰能带来慰藉 “忘我和爱人,就能够心安理得、幸福美满。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要全身心投入到展现在面前的新生活中去。” “我的全部生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一分钟不仅不会像过去那样虚度,而且具有我有权使之具有明确的善的意义!” .━━━━━━━━━━━━━━━━━━━━━━━━━━━━━━━━━━━━━━━━┏╮/╱℡╰★ ╮ 【意念时空】 如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
Q5:写一篇3000字左右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万丈地开始读一本本书的,但读完之后,我不知道我将来该做什么,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给我影响最深的无疑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发地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方向,人类存在的意义感到无意义了。 费孝通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 你也许会提到动物为什么会呢?会抚育的动物是出于本能,他们无可避免生育,然而我们人类可以跳过生育,因为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们还是没去避免这损人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费老是从功能学派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那么就是说文化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会的力量使人类延续,这便说明文化是有意义的,也就是之上所说的两个缘由。 我们在没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然后在父母的养育下开始长大,当我们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负了许多责任,亲情,让我不得不活着。我要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要为爱我的人们负责等等诸如此类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讨论社会制度时,我常以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我们可以用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解释人们感情所寄托的对象和发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来解释社会制度的方式。” 这句话虽然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但我却在背后读出了很多冲击我的东西,比如感情只是我们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已,而并非针对某个人特定的情感。举个更直接的例子,比如爱情,一见钟情,用华丽的辞藻把它修饰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缘分诸如此类等等,但我更觉得这是爱情者的虚伪而已,从来就没有什么唯一,没了你活不下去之类的说法,谁离了谁,经过时间的冲刷依旧会活的好好的。 人类感情看成社会培养出来的结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会比较好,心理学上也有这种说发,感情的深浅和距离的远近成正比。往往你会和你身边的室友,同学亲密地多,因为你们有更多的接触的机会。“社会团体的团结是靠了日常的关系以及从而发生的感情,反过来说,日常关系的打断是引起社会团体内部离异最可靠的办法。”倘若你们不在一个寝室,你们的感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人类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现实物质条件下的培养而已,现实物质的条件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你们的感情怎么样。更直接点说,做好了先期条件,剩下你们感情的发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条路而已。当然,我承认也有一定变数,但更大程度上的这种先期决定让我对知己,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美好的词语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我更觉得,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抱团互助行为而已,有的人怕孤单,有的人有困难,大家需要集体来帮助大家,所以亲密,知己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 这样一想来,就感觉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极端些,就是没有可相信的,没有可依附的。 “婚姻关系绝非寻常的人事关系可比,其深刻处可以穿透两个人的人格,教他们发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触以致混化。” 婚姻,爱情,还是这些词语,两个人的结合是否能相亲无间关键在乎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人的过去生活的环境中包含的许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两个人是否有意愿亲密无间地过下去。 费孝通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语言体系有着差别,认知也有着差别,说的通俗点就是价值观念,而这是造成许多冲突的本因。所以他认为两个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人是最适合一起的,也就是说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适合婚姻,然而社会是禁止乱伦的,原因费孝通认为是出于防止亲属之间的关系结构的损坏,也就是乱伦带来的亲属混乱,辈分混乱,所以社会文化上禁止乱伦。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为最适合的是不能的。 “个人与团体相合须使人对于他所做活动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有认识,活动,生活,社会三者综合。须一个完整的人格,个人一举一动在一个意义下关联起来,这意义又必须要合于社会所要求他的任务。现代技术的发达在社会组织的本身引入了一个‘超人’的标准,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获的经济律。” 而现在的社会暴露的问题是支配这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参加活动者的个人目的,甚至并非社会的目的,而是为生产而生产,为效率而效率的超于人的目的,资本主义的不断积累是出于财富于天上的动机。资本主义为了利润而生存,也许在经济匮乏的时候,资本主义是一个让社会加速发展的良方,但到经济发达后,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反而操纵着人的可怕恶魔,当人们已经满足于物质需求的时候,资本主义并不满足,他依旧要去追逐利润,他的信条是利润或者死亡。这样自然会造成许许多多无数浪费的现象,甚至是无端挥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资源。现代社会最讽刺的一副画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这样生动地上演了。 同时,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目的而活着,就如同上面所说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效率而效率,这完全就是这种不良的逐利机制在操纵着人类,已经让人类迷失在物质中,不明白生产最初的意义所在。 在西方,有个现象很明显,少做工,多得报酬,活动本身无乐趣。这是社会解组的现象,因为这里充分表现了社会缺乏完整。 在我们很多人在不得不活着的条件下,在满足物质需求的要求下,会为自己去寻找一些乐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业,可以是兴趣爱好,然而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不得不活着的基础上找点乐子打发自己的时间,来麻痹自己,还可以用爱情等其他东西麻醉自己。这依旧没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更何谈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存在的意义,一切的意义,我觉得开始质疑一切,活着同样开始迷茫没有动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缘何活着,很多原因,我要负责,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吗?当我们对死亡没有定义的时候,会怕死吗?我们不知道跳崖会有多痛苦以及对后果无所知还会怕吗?动物会怕死吗?动物有死亡的概念吗?如果都没有这个概念,还会怕吗? 但是,出于意识的活动,我想象死亡就感觉毛骨悚然,一想,虽然我没经历死亡,但大抵是思维停止活动了,我突然感觉无法想象我的思维停滞,然后我无法想象,甚至无法想,什么都没有的概念。然而我们终究要去经历死亡。 这么说来,我终究是不想死的,那么我不想死,我活着究竟想干什么呢?我不能为了不想死而活着吧,我想活着有思维,我想活着能行动,能思考,思考一些东西,那么思考是我的活着的意义吗?那我思考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行动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为社会,人类发展做出贡献,那么我死后,这些又于我有何意义,唯一有点牵强的,那么就是这些不止在我身后有意义,对我现在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益处,可以让我生活的更好,那么为什么生活的好就是有意义的了?这样说来,无好无坏,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我太小看价值追求了,还是真的价值追求真的没死了有意义。也许是我看的书还不够多,思考的东西还不够完全,但这种想法真的很容易让人低迷,让人意志不振。 本来我觉得我只是想努力读些书,让自己博学,然后再开始找自己感兴趣的,找一个方向专精。这是我想找的,因为我明白自己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这仿佛出于本能的欲望掩盖不了我时而想起追求的意义的时候的那种茫然无措。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这本书最开始就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乡村,也不是说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响。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中国出现了很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了现代社会理性、变化速率大、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可是仍然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乡土性的。 一、土里长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过,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逆来顺受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不太懂反抗的。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并非无理的矛盾的时候,中国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约束自己,以和为贵,所谓“克己”。好比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和别人儿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儿子错了,肯定都是劈头盖脸把自己儿子骂一顿。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饭的,在人们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只能崇拜它,顺应它。天,直接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活过这一岁。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中国人的逆来顺受来源于祖祖辈辈的顺应。这还只是乡土性的一部分。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好比说中国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讲究效率的,讲究的是感情。于是人们的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无法进入正题,就连工作时也是这样,它不会像外国人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乡土性随处可见。 再想想咱们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安于现状,还是天人合一、儒道的价值体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记。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国人“内圣”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国人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这树上的叶子,一代一代的调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没有变,根还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乡土社会在转型 说是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现在真正的了解到社会转型的含义,不仅仅是从落后农业国家转向于先进的工业国家。原本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显现出了“浮士德”式社会的特征。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所谓的城市综合症,空虚,没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却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较活跃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人们的生活不确定因素增多。连百姓也像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没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们想着一辈子老死故乡,现在的人们想着出去闯荡闯荡。我们的社会在改变,而且还会有更深层次更潜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先进的文明征服了落后的文明,也是中华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冲击是更新也是考验。 这样的转型,说不清楚是城市里气氛更浓烈还是农村。无疑城市的不确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农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说不定更强烈。我想这样的社会转型,是整体的,是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原本不管是中国的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典型的乡土中国。 三、法治外表下的礼治社会 按照费先生的对礼治的定义,我们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礼治社会。可是我们的社会不管从教育体制还是城市规划、司法体系,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西方。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很多时候能够感觉到中国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的手足无措,有时候被欺负了,也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干着急。因为,我们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就算我们大中城市看起来就像世界性的发达城市一样,我们也有法律也有这样那样的现代化得东西。可是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 我看着中国的警察换装换得越来越像美国人,看着中国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国化的神情,看着中国的大学生穿学士服照相,或者奇装异服过复活节,有时候就会想到中国难道没有中国自己的一套东西来运用在社会生活中吗? 法治那是人家的东西。可是中国现在也说自己是法治国家了。不过中国的“法治”还是得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种“以德治国”反映的是什么?就是“礼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真正人人平等的观念还是无法在中国人当中树立起来。现阶段的中国,像个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们可不可以从我们乡土社会出发,思考乡土社会进步的道路?这只是一种设想。 如果说法治代替礼治是一种必然,我们要用势不可挡的经济发展来轰炸我们的社会文化吗?在社会的中心片面强调经济的时候,其他社会矛盾必然无法缓解。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不能解决问题,也许带来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惧。 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就到这里浅尝则止。其实这本书可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后来在课堂的讨论上,老师说到,这本书创作于1980年代,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中国这样的社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结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费老就将他于之的思考写了下来。到了现在,中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了,平等和契约必然代替道德来管理社会。那么,中国究竟何去何从?
Q6:什麽是“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