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Q1: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是在哪提出的?
那像积极的领导的话,分步前进的方针,其实的话,这个我目前没有承诺过,应该是政治上面会有这东西
Q2:毛概必考考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应该被当作教条,而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认真总结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中国人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简单明了。)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3.新时期进步的原因。新时期依靠我们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可以概括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一点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了最新总结,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我们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5.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处于初期。1927~1935年土地革命,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1927~1935年抗战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年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肃清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摸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并加以探索。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建设理论与军事战略。4.政策与战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工作理论。6.党建理论。7.国际战略外交工作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有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但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错误。把他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足球本质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完成国家统一、党的建设等。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任务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永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任务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任务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利益。“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的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科学发展观。形成和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新世纪我国的阶段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参考。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发展观和发展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第二章:实事求是思想的重建和发展(邓小平的贡献)。1.“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走向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在思想路线上抓住拨乱反正这个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2.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两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实事求是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是制定和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四: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五: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老师附加)。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最终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一旦偏离了实施求实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能受到损失。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放弃革命领导权,使得革命受到重大损失。在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受损严重。由上可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进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领导: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4.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四: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第四章一: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二: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4.由过渡时期条件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验、教训)。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一: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1社会主义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技水平2 社会主义本质轮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打过,能不能解决号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着,选择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相信它能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1.只有紧紧抓住这个要务,党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住过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号都要靠发展2.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想前进,通过多待人的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得到更多实际利益,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3.也只有靠发展才能税负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社会主义和住过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第六章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四:三步走战略的内容。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三步走战略的特点。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六: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Q3: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 论述
交了会费就行了,记得按时交。如果你不按时交,你就会自动脱离聚会!
Q4:三大改造是哪三大?
1953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山东农业生产合作社进入试办阶段。1954年夏,全省各地对新建社进行了整顿。同年冬至1955 年春,农村建社工作广泛开展。1955年10月以后,山东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16.8万个,入社农户发展到654 万户。在初级形式的生产合作社扩展的同时,还建立3033个高级形式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达到106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4.4%。其中,高级社3.54万个,参加农户93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4.4%。至此,山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采取了类似改造农业的方法。1952 年底,中共中央提出手工业的改造应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生产小组、供销生产社、生产合作社三种过渡形式,引导个体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1954 年,山东分局要求各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上述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逐步向合作化过渡。1955年上半年,全省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暂时停止发展新社,开始对合作社进行整顿。1955年入冬后,全省掀起手工业合作化的热潮。到1956年6月,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7440个,社员36.8万人,占全省手工业者总数的95%以上。1956 年,手工业生产总值达到7.1亿元,比1952 年增长46.4%。至此,山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山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1954 年,山东分局按照中央的要求,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工业。1955年,先对中小企业进行改组、合并,然后实行公私合营,把个别合营和按行业的改组、改造结合起来。有些地区采取单独合营、私私并厂、先并后合等形式进行了公私合营。在扩展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的同时,对私营商业也进行了逐行业的改造。1956年春,全省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2月底,除零星行业外,私营商业都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至此,山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不但标志着几千年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历史在山东的终结,而且标志着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山东的基本确立,实现了山东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Q5: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哪些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种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一项新的历史重任即带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前后,党最初的战略构想,是进行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再采取“社会主义的全线进攻”,“一步”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以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契机,中国共产党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构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不是等若干年后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立即采取社会主义步骤,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扩展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是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农业合作化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会后,《决议(草案)》下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底,初级社发展到48万个,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由1951年的19.2%发展到1954年的60.3%。第三个阶段是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1955年10月,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定18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仅用7年时间就完成了。二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主要是通过合作化,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手工业是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从事商品生产的一种个体经济。1952年手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1%,农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很大部分来自手工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组织形式上,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步骤上,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建了10万个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占全部手工业人员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商业方面,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又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户数的99%,总产值的99.6%,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资金的93.3%,分别纳入公私合营或合作化的轨道。这就表明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社会主义改造:为进入社会主义奠基
Q6: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必要的,因为有利于国计民生;然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国计民生存在一些弊端,导致了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为了逐步把落后、混乱、畸形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引向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3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改造成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把国家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3336万-3万。9月,毛泽东与部分民主党派和工商界代表进行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10月,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到1954年底,大多数主要的私营工业企业通过公私伙伴关系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在国家拥有所有重要的商品来源的条件下,私营企业将通过分销和寄售业务的方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55年下半年,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终于切断了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整个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决定性一步。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次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随后,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第一季度末,99%的私营工业和85%的私营企业已经由公私合营,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充分保障了全国工商业工人的选举权、工作权和生活权,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障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工人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中,也存在着太急、太快、太粗糙的问题。第一个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五年计划规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为了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提高农业生产,必须在自愿互利的原则基础上,积极地、有步骤地团结贫农和中农,发展农业合作化。据报道
决议肯定了中国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是从互助小组到初级形式的半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先进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道路。这条路也是逐步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决议特别提出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指出它是“引导农民向更高层次的完全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的适当形式。”它日益成为我们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党中央呼吁“积极领导,稳步推进”,推进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具体领导下,1954年,以土地收购和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半社会主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到1954年3月底,中国已有9.5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夏季,有111,4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0月初,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29,000多个。秋收后,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合作社,到年底,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数量已经增长到49.7万多个。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达到高潮,到秋收分配时,已有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余个(其中高级合作社529个),农民1692万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是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在初级农业合作社中,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私有财产,牲畜和大型农具一般归农民所有。然而,合作社也有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一部分是社员加入合作社时缴纳的股份基金,另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公积金。在初级社会,虽然土地、牲畜和农具仍然是私人所有,但它们不是以分散的方式使用,而是由合作社以集中和统一的方式使用。因此,合作社可以组织集体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生产。在劳动力方面,参加初级社会的成员的劳动是合作社集体总劳动的一部分,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因此,合作社可以组织与劳动力的大规模合作。在农业合作社的产品分配方面,成员也获得他们加入合作社的土地、牲畜和大型农具的份额。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社员的私有制观念不能一下子消除,也是为了调节贫农和中农的关系。合作社在生产中发展,不仅贫农可以增加收入,生产资料多的中农也可以增加收入。此外,这样做也可以照顾到一些被划分为土地但缺乏劳动力的成员的生活困难。总的来说,这样做使成员自然成为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制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利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产品分配方面的具体做法:首先在合作社的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资料的消耗,剩下的就是合作社的总收入,在总收入中一部分是用于向国家交纳的税款和社内公积金,另一部分则用作劳动报酬、土地报酬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在合作社总收入中用于劳动报酬的部分,应按照社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多和劳动好的多得,劳动少和劳动不好的少得,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在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已经有了公有财产,土地、耕畜、农具等虽然仍然是私有财产,但是已经由社里统一使用,社员从事集体劳动,劳动力也由社里统一调配、统一组织,社员的收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是,土地、耕畜、农具仍为社员私有,并且还通过对这些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取得一份收入。这是私有经济的因素。因此,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种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决议》中指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条件下具有的优越性: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解决互助组中难以解决的一些矛盾,特别是关于共同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第二,实行土地统一经营,能够因地种植,而且比互助组更能够在集体劳动的基础上,进行较合理的、有计划的分工分业的劳动,合理地统一使用劳动力,因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集中经营也就有更大的劳动力量和经济力量,能够更多地和更好地利用新的农业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花多产26%。 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领导下实现的。中共中央当时认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有很大优越性,但是仍然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主要是社会主义因素和私有经济之间的矛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但是土地仍然是社员的私有财产,这必然会妨碍土地的合理利用;另外,社员仍然保留对牲畜、农具的私有权,这也会影响对牲畜、农具的更合理使用;再有,土地、牲畜和农具等因为仍归私人所有,还要分取一部分报酬,这也就不能不影响另一部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由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存在着这些矛盾,所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及其他条件成熟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需要逐步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中指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合作社对于社员的土地逐步地取消报酬;对于社员交来统一使用的别的生产资料,按照本身的需要,得到社员的同意,用付给代价的办法或者别的互利的办法,陆续地转为全社公有,也就是全体社员集体所有。这样,合作社就由初级阶段逐步地过渡到高级阶段。 由初级农业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社时,必须贯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社员交出生产资料后,应保证不降低收入,而且一般能够增加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中规定:对于社员交来统一使用的别的生产资料,按照本身的需要,得到社员的同意,用付给代价的办法或者别的互利的办法,陆续地转为全社公有。这就是说,对社员土地的报酬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的。因为废除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取消生产资料的报酬,对于一般社员来说,是会增加收入的。但对那些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较多的中农或富裕中农来说,取消生产资料报酬,只有在生产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他的收入才会增长,否则收入是要减少的。所以,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一定要贯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对于转为高级社后,收入减少或者有其他困难的社员,社里应该给予照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规定:社员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以后,对于不能担负主要劳动的社员,合作社应该适当地安排适合于他们的劳动,如果他们在生活上有困难,合作社应该给以适当的照顾;对于完全丧失劳动力,历来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的社员,应该用公益金维持他们的生活,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给以适当的土地报酬。社员私有的耕畜、大型农具和社员经营家庭副业所不需要而为合作社所需要的副业工具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要按照当地的正常的价格议定价款的数目,分期付给本主。付清的时间一般地是3年,至多不超过5年。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即高级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党和国家当时认为,在高级社里,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已经实现了公有制,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可以更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从事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同时由于取消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社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样,高级社就比初级社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到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高潮。据统计,1955年6月全国已有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1955年10月底,发展到128万个,入社农户3813万户;11月底为158万个,入社农户4940万户;12月底达到190万个,入社农户7545万户。每社平均户数,10月底为29.9户,11月底为31.2户,12月底为39.6户。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重,10月底为32%,11月底为41.4%,12月底则达63.3%。 在这一时期,全国也试办了相当数量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底,全国共有高级社17000多个,参加的农户为47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每社平均户数达到275户。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大批转向高级社发展是从1956年开始的。在这一年中,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总社数是逐月减少,但高级社的社数却逐月增加;入社农户继续增加,特别是参加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大大提高。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5月中共中央对手工业的改造,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要求各地对手工业生产的原料、品种、产量、销路、劳动力等工作作统筹安排,要兼顾国家、集体、手工业者的利益,因此要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经营思想,加强对手工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明确社会主义的经营思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巩固发展手工业合作社。 意义 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