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周期性阴道出血。每次月经周期平均在28天左右,一次月经周期的时间在3~7天左右,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么,为什么月经量减少,会变成褐色呢?
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呈周期性脱落。正常女性月经为暗红色,有中度出血,一般在30~80ml之间,月经持续3~7天,平均5天左右,少则2天,多则8天,都称为月经不调,需要及时治疗。
第一,可能是因为气血不足,血瘀不畅,雌激素水平低,子宫冷导致月经量少,皮肤变褐。如果月经周期规律,经血呈褐色,偶尔有少量月经量,暂时不需要治疗。多观察,注意防护,不要感冒,喝红糖水调理。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服用补气养血的药物。
原因二:如果经血沉积在宫腔内,不能顺利排出,容易造成经血呈褐色。子宫向前弯曲,向后弯曲,向后倾斜。这两种现象使经血无法顺利流出,经血沉积在宫腔内,从而成为老血,其颜色为褐色。宫颈狭窄也会造成这种现象,以及下腹痛的并发症。以上两种现象的发生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治疗。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